252、天道昭昭,工业本质(2/4)

“沁源的问题不是制度。”

“而是它的农业剩余太少了,    根本无法供养工业,    唯有大明,广土巨族,我们有数千年来的农耕经验,农业剩余不断的提高,才有工业化的基础。”

王绛阙似乎领悟到了核心。

她这一刻才将那套来自未来的理论与大明这个时代的知见连接起来,明白了文明为何会是这样的发展路径。

工业必然是由农业诞生的。

如果一个文明,它连农耕都不是,类似于草原上的蒙古人,他们连生存都很艰难,如何发展出各种门类的工业技术?

大明的商品,在草原上最紧俏的除了茶叶,另一个就是……铁锅。

蒙古帝国横跨世界,元朝入主中原七十余年,如今在俺达汗的领导下又再次统一,可蒙古人至今连铁锅都造不好,这是没有技术的原因吗?

不是。

是草原上的游牧根本无法支撑一个文明……

工业的诞生,必然是一个文明长期保持大量农业剩余的结果,而一个文明,如果连农业都不发达,它即便工业化了,工业也不是它本土诞生的。

后世的西罗洲会工业化。

首先是他们因为鼠疫死了足够多的人,人口少了,土地不变,农业剩余就多了,但这依旧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工业化,所以他们要殖民扩张。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没有关系,以量来堆砌就可以了。

商洲有的是良田……

王绛阙明白了西罗人工业化成功的原因,顿时对于双生子理论的局限就破开了,也明白了沁源的种种问题不是她的错,更不是不可以解决的。

“我从最开始就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