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第六十三章 富可敌四百国!(2/4)

    这件事往重了说,已经涉及到了谋夺国库银钱,甚至可能牵扯到其他罪名,足够治个诛九族的重罪。

    而李景隆之所以愿意以国公之尊,进诏狱来当朱棣的耳目,说白了不就是靖难之役的时候跟朱棣对着干,眼下怕朱棣秋后算账吗?

    立功赎旧罪不成,新罪反而自己嘴贱带了出来,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李景隆越想越怕只觉得双腿发软,额头冷汗淋漓。

    而那朱高煦仿佛毫无所觉,仍旧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说道。

    “所以嘛,俺觉得大明的银课还是很有潜力的,把历年各地银课主官都查一遍,该抄家的抄家,该杀头的杀头,没准可供全大明流通的银子就凑够了呢?”

    此话一出,李景隆立刻瞪圆了眼睛,紧张地盯着朱高煦,表情僵硬地说道。

    “呵,呵呵......怎么可能呢,莫要开玩笑了。”

    好在姜星火终于开口,拯救了濒临崩溃的李景隆。

    姜星火说道:“前面我已经讲了,首先大明本土白银产量很少;其次如今大明开国只有数十年,民间白银存量极度不足且多集中在权贵手中,百姓手里压根没有多少。”

    “但是究其根本,其实问题就在于一个。”

    “——白银不足。”

    脊背冷汗还没消散的李景隆,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这不就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们。”姜星火眯起了眼睛,“就在距离大明不远处,储藏着将在未来几百年内占全世界三分之一白银产量的高品质超大银矿呢?”

    “姜郎,莫要开玩笑了!”李景隆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的。

    朱高煦却忽然兴奋了起来,拍着大腿道。

    “快告诉俺,这超大银矿究竟在哪?等俺出狱了,马上带人去搬空!”

    姜星火看了他一眼,笑眯眯地反问道。

    “一年能产八百万两,能连续产数百年的银矿,你搬得空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