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235章:子不语怪力乱神(万字大章)(1/4)

    吕奉父的讲学,稳定了西平县内部局势。

    这让刘恪颇为惊喜。

    不过这也只能说,敌军不方便从内部攻破。

    想要守住城,还是得实实在在,一刀一枪上去干架。

    说到底,最可靠的,只有手里的兵刃。

    刘恪固然浑身是挂,但目前还没强到一人敌千军万马的地步。

    毕竟体力是有限的。

    按照他目前的估计,最多也就单盘匹驴的情况下,应付几百人。

    人数一旦上千,给他一围,光耗就能把他耗死。

    吕奉父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而且还得找几个给他开buff的二五仔。

    不然他真会一直讲学,城门都不上。

    所以,对于深入敌境的刘恪来说,现在最欠缺的,就是一支兵马。

    哪怕不可能达到汉军那些百战精锐的层次,起码得敢战。

    痛打落水狗你总得会吧?!

    现在的归义军,在擒获张定国之后,只能勉强算是拉回了士气。

    但还是差了把火候。

    尤其是甲胄方面。

    除了在最初起事的时候,张议平带着归义军,攻下几个县城,从库府里搜罗的甲胄之外。

    就只有之前形势良好时,赶工打造的甲胄。

    勉强算是能武装起三千有甲胄的士卒。

    而反观东胡人。

    蒲前部地处中原腹地,又有着淮泗大粮仓,蒲前部的汗王又擅长治理,族中富裕程度,在整个东胡八部之中,都数一数二。

    皮甲自不必多说,札甲、锁子甲,也都是常见的东西。

    寻常将士们的兵刃,肯定也比归义军保养的好,装备档次,完全拉开了归义军一大截。

    说不定连类似铁浮屠一般的重骑精锐,也能培养出不少。

    再说士卒的个人能力。

    农人转业,肯定方方面面比不过经过训练的正规军。

    尤其是其中弓马娴熟的部分东胡人。

    单兵作战能力完全比不了,正儿八经的阵势,多半也摆不开。

    这也是刘恪作战计划的第一步,不得不固守西平县的原因。

    以目前归义军的能力来看,野战很成问题。

    毕竟他不具备张议平的统兵能力,种轩也差了一个档次,都不可能像张议平之前那样,带着归义军和东胡人游斗。

    只有依托城墙守着,这仗才算能打。

    不过归义军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

    在张议平身死,张定国叛逃之后,仍能留守西平县的归义军,心底都是有信念的。

    这是群有梦想,有一定意志力的人。

    所以刘恪打算从这个方向,进行针对性开发,慢慢将他们心底的这份信念,给彻底激活。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嘛!

    归义归义,也不能堕了这个番号!

    “意志力”

    刘恪暗自盘算着,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开挂了,就等东胡人来攻。

    “东胡人!”

    突然间有人急报。

    看来东胡人这边,也是相当配合的。

    刘恪急忙登上城头。

    只见得差不多有一股兵马,正从东南方向斜插而来。

    应该只是作为先锋的先头部队,先大军一步,来观察西平县的具体情况。

    “去,把种轩喊来布防,另外在这段城头设宴!”

    刘恪向身旁一名归义军士卒招了招手。

    这士卒还有些不满,你当你谁啊?

    朝廷的官儿,凭什么一来,就直接接管了归义军?

    种将军五十骑劫营,还得听你的?

    不过种轩虽然没有表露刘恪的身份,但平日里的恭敬模样,归义军将士都看在眼里。

    因而尽管心里为种轩鸣不平,还是只能听着刘恪的指挥,去喊来种轩,同时在城头大摆筵席。

    在一片瞠目结舌的目光中,刘恪和种轩在城头上大吃大喝了起来。

    种轩喝了两口,还志得意满,挑起剑,手舞足蹈的唱了起来。

    就是之前他做的词,破阵子。

    词这个东西嘛,自然是得唱的。

    看这词牌名,用在战场上,还挺合适。

    反观归义军的普通将士。

    敢登上城头,已经属于勇气值得肯定。

    可那副慌乱的模样,做不得假。

    刘恪基本可以确信,如果吃一场败仗,这群家伙立即得化作鸟兽四散。

    也就是之前五十骑劫营鼓舞士气,又有城墙提供一点心理安慰,才能让他们站住脚。

    “果然得多练练啊”

    就看西平县攻防战,能让他们成长到什么地步了。

    和城头上战战兢兢的归义军将士不同,臧礼所率领的三千东胡人,大多士气尚可。

    纵然他们心底都清楚,敌人是大汉天子,但问题不大。

    他们只是先锋,用来探探西平县虚实而已,不一定要打。

    而且以臧礼之前的军令来看,大军的目的,也主要在于围城。

    围而不攻,还是不打。

    既然不打,那就不用怕。

    你总不能人在城头上,一颗大陨星降落到敌方军营里吧?

    至少,目前来看是不用担心的。

    毕竟汉帝没有做出诈死这种欺天之举。

    想来那懵懂无知的贼老天,被骗了几次之后,应当也长了些教训。

    就在大家神情放松的时候。

    臧礼一声大喝:

    “攻城!!”

    众人面面相觑。

    原先较为轻松的氛围,立刻被一阵沉默所替代。

    “攻城???”

    有人下意识地呢喃,跟幻听了似的。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是军令。

    满眼的疑惑和不解,甚至都想捏下大腿,确认这是否是真实的。

    不是说好,围而不攻吗?

    蒲前部已经有些年头没战事了,因而,这些大多都是军中老卒。

    即使是新兵,也经历过与归义军的数波拉扯。

    都有一定的战阵经验。

    正因如此,更加震惊。

    三千人。

    先锋军。

    攻城???

    还是攻那有着汉帝驻守的城?

    这意味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你臧礼不知道吗?

    你是个假的将军吧?

    行军的氛围无形之中,更添一种压迫感。

    一众将士仿佛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脚步都沉重了许多。

    他们像是要等待着臧礼,收回将令似的。

    但臧礼不为所动。

    我就是个苦肉,不败一场怎么打入敌军内部?

    而且,臧礼也另有自己的一番算计。

    现在投汉的话,如果不讲究什么知遇之恩,其实还真是条不错的出路。

    而等到三千先锋兵马,来到西平县城下时,就更懵了。

    城头上有人一袭单衣,大快朵颐。

    隐隐,还能闻着酒香味儿。

    哪怕他们兵临城下,也不为所动,还让身边的侍者小童,将酒斟满。

    甚至能有闲功夫,将不小心掉到地上的佳肴,捡给身边的驴子吃。

    见到如此怡然自得,毫无半分惧色的场面。

    臧礼心里,只有三个字。

    空城计。

    但他偏偏空的不是那么彻底。

    除了这一小段城墙载歌载舞之外,其他地方都有士卒把守。

    城门也关得死死的。

    说他空,他又不空。

    似空非空,端的是让人琢磨不透。

    “不愧是圣人天子啊.”

    臧礼甚至都没发现,自己对刘恪的称呼,都发生了变化。

    心中只有感慨。

    这么一手,就让人虚虚实实看不透,既不敢攻城,又不敢派人试探。

    甚至他原本的打算,派人偷渡城中,与城中世家大族联系,似乎也显得不太靠谱。

    就连那些城头上的归义军士卒,说不准都会因此,而更有信心。

    仓促之下,太过靠近城门,可能会有危险。

    臧礼思虑再三,终究还是打算按原定计划走,先攻一攻,就算是败了,那也是胜了。

    “搭飞梯,准备攻城!!”

    趁机看看归义军的战力如何,刘雉儿到底能不能守住城。

    如果只是纸老虎,正好探明了虚实,他有功劳。

    如果确实有点东西,则可以借机投降。

    看到归义军的战斗力之后,看到皇帝的勇不可当之后,

    加上之前莫名挨了四十军仗,我投降了很合理吧?!

    至于在这个试探的途中,会死多少人,臧礼是不在乎的。

    管你死多少人,我不先登就行了!

    ——

    城头。

    “东胡人,好像准备攻城了!”

    看着城外的兵马,小童有些紧张,以至于酒都洒了不少。

    刘恪往外头望了眼。

    约莫三千人左右的东胡兵马,应该是先锋。

    不过不是骑兵,全是刀盾兵。

    三千刀盾兵,配合着简陋的飞梯,倒是也能攻城。

    毕竟西平县也算不得什么坚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