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章 南北五路,浮出水面(2/5)

“召东平王楙为卫将军,都督诸军。”

何天默默注视舆图,过了一盏茶功夫,点点头,“好,看明白了。”

顿一顿,“南向、中路,那个叫张泓的,是个什么来头?”

文鸯摇摇头,“没听说过;什么履历,也打听不出来,好像打地底下冒出来似的?”

顿一顿,“廷寿关、崿阪关、成皋关,三关之中,崿阪关不但居中,而且前突于廷寿、成皋,必第一个同齐王接兵,因此,既是前锋,也是最最紧要的一路——胜,齐王不得前;败,中门大开!”

再一顿,“如此紧要的一路,以一个连履历都没有的人为主将,连闾和——那是参与了宫变的关键人物,都要替他打下手,确实出人意料。”

何天沉吟片刻,“我倒想起一个人来。”

“哦?”

“大致是咸宁四年的事情罢,”何天看了卫瑾一眼,缓缓说道,“卫成公由征北大将军入为尚书令,武皇帝御座前,有‘此座可惜’语——这件事,许多人都是晓得的。”

卫瑾垂首,黯然。

卫瓘谥“成”。

“武皇帝乃悉召东宫官属,设宴会,密封尚书疑事,令太子决之——这是要确定,卫成公之橘谏,对还是不对?”

“贾庶人——彼时的太子妃,大惧:尚书台都定不下来的事情,况乎太子?”

“乃请饱学之士代对,行文之中,自然多引古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