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行险(3/3)

何天自嘲:旁人看我,一定以为,此竖子惑于美色,“里通外敌”,置己方以及主君于不可测之险境——

该死!该死!

反复权衡,何天还是决定行险。

我到底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我怎可能放弃自己的爱人?

不可能——

刀剑加颈,亦不可能。

而且,即便卫瓘执迷不悟,汝南王也未必就敢“先发制人”。

何天看的很清楚,汝南王的计算,是个徐徐图之的布局,即便以弟代兄,也得等到火候足够了,走“禅位”的路子。举兵向宫禁?那不成了正经的反逆了吗?刀剑加颈,杨骏犹不敢为之事,同样优柔寡断的杨骏就敢?

认真计算,在掌握京城内外军队上面,汝南王其实还不如杨骏,他的优势,只在“闻望”;而己方掌握的资源,包括军队,却远非倒杨之前可比了。

所以,这个险,我行的起!

还有,即便发生最坏的情形——汝南王真的“先发制人”,也未必就是坏事。

因为,如此一来,如前所书,汝南王就成了板上钉钉的反逆,而我目下的计划中,不同于诛杨骏,诛汝南王,并非以其谋反为罪名,你“先发制人”,倒送给我一个“大义名分”,如是,我就笑纳了!

不再犹豫,就这样了!

哦,还得“犹豫”,还有一个问题——

直接面告卫瓘呢?还是通过卫瑾转告?

直接面告,卫瓘必一口否认自己与汝南王勾连——这是不消说的。

当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转过身去,他还是有可能事实上接受自己的警告,与杨骏切割。

但若话说拧了,他下不来台——

毕竟,当面被人打脸——且是被一个后辈打脸,确实很难下得来台。

还是由卫瑾转告吧!

这样,没有下不下得来台的问题,彼此心照就好了。

再者说了,卫瑾也是当事人之一,她也有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必要。

就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