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以天津为试点(1/3)

弘治朝的文官虽然说在不断的坐大,不过依然还是有很多的正直之臣,是真心真意的想要将大明建设的更好,忠君爱国,愿意为这个国家做一些好事、实事的。

像兵部尚书马文升、内阁大臣李东阳、督察御史戴珊、户部尚书侣钟等等,弘治朝还是有一大片的正直大臣、能臣。

以前之所以反对开海,一方面这是祖制,从朱元璋开始就实行海禁,另外一个方面倭寇和海盗确实是非常的猖獗、肆虐,想要剿灭这些倭寇和海盗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大明朝廷确实是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来剿灭这些倭寇、海盗。

再加上江南缙绅集团的强大影响力,所以禁海一直以来都是得到绝大多数大明官员的支持,反而开海总是会遭到各种各样的阻力。

但是现在不一样,朱厚照让大家看到了开海的好处,别的不说,什么海外的金山、银山、万里沃野什么的,都还看不见摸不着。

可这海洋里面的粮食是实在的摆在大家眼前的,尽管没有去天津,没有看到一船带着十万斤鱼归来的盛况,但这种事情太子肯定是不会说话。

看看眼前的这些海鱼,堆积如山,让原本瘦骨嶙峋、面黄肌瘦的流民们一个个都吃的膘肥体壮起来。

如果有足够的海船,大明一年能够捕捞到多少海鱼?

那绝对是天文数字,可以养活上千万的庞大人口。

所以侣钟、马文升这些官员也是直接向弘治皇帝这边请求开海。

“陛下,万万不可啊!”

“实行海禁乃是我大明朝的祖制!”

“况且海上倭寇、海盗肆虐,我大明哪里有能力去剿灭这些海盗、倭寇?”

“只怕海禁一开,到时候我大明百姓在海上被倭寇、海盗大肆屠戮。”

“是啊,陛下!”

“海禁万万不能开啊,海禁一开,这人心浮动,无心耕种,动摇国本啊!”

“......”

马文升、侣钟等人的话刚刚落下,立即就有大量的江南籍官员站出来强烈的反对。

开什么玩笑。

开海禁,开海禁了他们怎么垄断海洋贸易?巨额的海贸利润可就不能独吞了啊。

这开了海禁就是断了东南沿海地区海商们的财路啊。

至于这什么捕鱼什么的,老百姓有的吃就吃,没得吃饿死就是了,他们缙绅们的利益是绝对不能动的。

“刘健,你怎么说?”

弘治皇帝看看群臣,然后看向刘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