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三章:正妻的人选!(3/3)

会试是全国性考试。

考官人数、姓名早在之前便传抄邸报。

明发天下。

主考官是内阁首辅、吏部尚书黄淮。

副主考礼部右侍郎、顺天府尹董安掴。

董安掴兼任监临官。

房官十八人,全部翰林院出身,其中有刚刚起复的蒋化狡。

蒋化狡被推为江左三大家之首、江左盟盟主。

另有翰林院庶吉士魏无知、编修贾斯文、修撰丌廷教等等。

对于外省举人来说。

这是他们第一次接受皇帝的亲自命题。

外省乡试都是学政命题的。

而贾琮两次直隶乡试、一次会试。

全部由皇帝命题。

“这才是人才济济,全国春闱一战哪。

董府尹是浙江人,在场有不少浙江兰社成员。

黄阁老是苏州人,蒋化狡是扬州人。

丌廷教是松江人......

看看整个会试考场,几乎被江南承包了。

不仅是你,龚鼎慈、戴凤祥.....和我们都危险。

据闻北人和南人的同科时文水平。

差距很大......”

张冇才吐吐舌头,显得没信心。

他和周六合也过了乡试。

王浩则是第二次参加春闱了。

几人讨论一阵,场面开始很混乱。

董安掴大声嘶吼之下。

官兵执火把分开队伍,才渐渐安静下来。

王浩正色道:“诸君,成龙成凤,便看今日了。

时不我待,龙门就在前方,跃过了。

咱们就是龙,不可蹉跎了年华。”

周六合跟着打气道:“张青松,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照你这么说,北人还有什么希望?

天下贡士,索性都取江南好了。

朝廷取士,每个省都有名额的。

江南再厉害也有名额限定,放心。

会试是按省名额定的!

直隶排第二,你怕什么?”

“三天后再见,诸君共勉。”

贾琮目光坚定地看向龙门。

队伍一直在前进,唱号、搜检、进门。

戴凤祥攥紧拳头:“前三名,必有我!”

龚鼎祠心道:“燕社同仁,今日是我们崛起之路!”

其中压力最轻的要数江左三大家的另外两个。

能被江南人这样称呼,本身实力就代表南省顶尖的。

更何况好多考官都是江南的?

这两人一个是松江才子丌诗轩、另一个是桐城举人方无烩。

如皋蒋家、桐城方家、松江丌家。

都是世代翰林世家,书香门第。

——————

二进西侧号舍。

贾琮看准了头场三道命题。

第一题;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第二题;女与回也孰愈?

第三题;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藏之。

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

老者足以无失肉矣。

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

不饱不暖,谓之冻馁。

铺开纸张。

贾琮沉思一会儿,执笔写下:

“以仁决勇,知圣人之不尚勇也。”

“盖仁而无勇,即不得谓之仁;勇而无仁。

则往往然矣。

观仁者可以思矣,自修者当知从事矣。”

“......盖仁者体也,勇者用也!

体可藏用,用不能藏体,故虽同秉彝之好。

而刚毅只可为近仁;仁者全也,勇者偏也。

全可为偏,偏不能为全,故虽共达德之名。

而体仁必尊为元善。”

“观仁者可以思矣,自修者可以知所从事矣。”

三月初九,揣摩第二题题目。

贾琮脑海就出现了《四书章句集注》的解释。

胡氏曰,子贡方人。

夫子既语以不暇又问其与回孰愈。

以观其自知之如何。

闻一知十,上知之资,生知之亚也。

闻一知二,中人以上之资,学而知之之也......

正襟危坐。

贾琮提笔继续写道:

“以孰愈问贤者,欲其自省也。”

“夫子贡与颜渊,果孰愈耶,夫子岂不知之?

乃以问之子贡,非欲其自省乎?”

“若曰:女平时之善于方人也,吾尝以女为贤矣。

夫在人者尚有比方之意。

岂在己者,反无衡量之思。

明于观人者,必不昧于知己。

窃愿举一人焉以相质也。”

“......将谓回愈于女乎?

而女自一贯与问之后,亦既高出于同堂。

将谓女愈于回乎?

而回自三月不违以来,久已见称于吾党。”

“将谓回不愈女,女不愈回乎?

此可以论过犹不及之师商。

而女之回也,固非其例;

将谓回有时愈女。

女有时愈回乎?

此可以论退与兼人之由求。

而女与回也,又非其伦......”

“吾不能忘情于女。

且不能忘情于女与回也。

女与回也孰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