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2/4)

朱元璋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颈,望向殿外湛蓝的天空,心中涌起一股自豪,大明在他的治理下,已经蒸蒸日上了起来,不仅收复了汉唐等传统大一统帝国的全部国土,云南、辽东、甘肃、河湟.更是在政治经济上有了全面的发展。

然而,他并未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太久,很快便回过神来,继续批阅着奏章。

这时,一份关于江南土地情况的奏章引起了他的注意,朱元璋眉头微皱,想起了江南水灾的时候,那些士绅地主们勾结基层胥吏瞒报受灾田地的情况,事实上,这种类似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让他对江南的土地情况充满了担忧,毕竟,江南是现在大明最大的粮仓和赋税征收地。

在农业社会,主要粮食产地的情况,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帝国的稳定。

朱元璋转头问向旁边的军机大臣董伦:“董爱卿,江南土地清丈情况如何了?”

董伦躬身回答道:“启禀陛下,按照您的旨意,《鱼鳞图册》制度已经率先在江南开始制作了。此前,大明一直使用《黄册》来核准土地,但《黄册》的弊端日益显现,导致土地情况混乱不堪,而《鱼鳞图册》的制作,将能够更加准确地丈量土地、登记田产,有效避免士绅地主的欺瞒行为。”

之前大明核准土地,用的是《黄册》,而《黄册》有四项统计内容,分别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但是《黄册》的弊端在于,江南和浙江等地的地主士绅,往往会通过把田产诡寄亲邻佃仆的办法,来逃避赋税和徭役,让《黄册》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朱元璋针对这个问题,派出御史专门负责此事,召集里甲耆民,躬履田亩,丈量每块土地的方圆四至,绘成简图,编上字号,登记田土姓名和土地优劣、方圆尺寸大小,再编类为册.因绘图大小交错,状如鱼鳞,而称作《鱼鳞图册》,相当于给土地画了份地图,并且将土地的原坂、坟衍、沃瘠、沙卤等属性分别注明。

而如果土地主人想要卖地,那么税粮就随地契过户,由里甲报告州县,州县于年末通行造册然后送达府一级,从而避免了产去税存和士绅诡寄的弊端,来保证朝廷的赋税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