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剑与桃花 卷1:依然记不起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81、尊贵源自于灵魂(2/4)

燕离的神态蓦然一变,变得苍茫悠远,好似蕴含着莫名情怀;声音一扫冷淡,变得旷达豪放,配着乐句,好似把自己当成了那醉渔。ii

阁楼里,卫钧带来的老先生心神受到震动,不由睁大眼睛看燕离。

穿林打叶四字形象地描绘出雨天的野外,词人没带雨具,由于心境的不同,所以有了下一句的点睛之笔。

如是常人,定急着奔走,寻找避雨的地方。第一句,便将词人的旷达心境点露出来。

与《醉渔唱晚》可谓异曲同工之妙。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乐句再度增幅,这时又加入了“切分节奏”,以形象地勾画出步伐踉跄的醉渔神态。

“一蓑烟雨任平生。”

词到这里,已全完表现出词人旷达超脱的胸襟。

就算是胸无点墨的人,眼前也浮现出一个醉渔穿着蓑衣,居无定所,风里来雨里去,面对坎坷人生路,依然无拘无束的洒脱姿态。如此情景,再扪心问自己,是否能做到这一点?ii

鲁崔彻表达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虽然伟大,但只是让人钦佩;而燕离的这首词,却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意境高下立判。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曲调到这里,主题再次变奏,乐句的扩充和重述,不断强调切分音,并以固定低音陪衬旋律,使得音乐情绪高涨,有种雨过天晴、天无绝人之路的意味。

这岂不正是词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的结果?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燕离缓缓收声,神色也逐渐恢复冷淡。

但琴曲并没有演奏完,曲调终于第四段,以“人影婆娑,歌声断续”的手法,渐渐落入低谷。ii

众人心怀怅然,各各若有所思,演奏已经结束,整个彩云坊却依然安静得针落可闻。

燕离起身,也不问结果,自顾自走下高台。

人群自发地涌向两侧,为他排出一个长长的甬道。

燕离便从这甬道一直往外走。

这时那个白衣蒙面女子追着出来,“先生,先生留步,我家小姐想与您见上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