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 第三十四章 晨练(3/3)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调校瞄准镜。

    首先,所有人在安装瞄准镜时,赵新先拿着说明书进行讲解,安装时要确定好瞄准镜和枪管同轴,要注意夹好瞄准镜的上压盖,夹紧螺丝拧紧后的间隙是不是均匀。这件事做完了才能开始校枪。

    第二步,因为瞄准镜上刻度都是英寸,所以一开始从十米距离先瞄准靶子上的十字中心打一枪,然后要用尺子测量靶心和着弹点的偏差值。

    第三步,接着就需要数学计算了,假如第一枪的弹着点和靶心的位置偏移了21毫米,而瞄准镜上每拧一格,相当于在91米处偏移毫米(英制100码偏移1/4英寸)。那么在距离靶子10米的位置上拧一格的实际移动量,就是用除以9,最后是毫米左右。前面已经量过,弹着点偏差是20毫米,那么就用20除以,那么瞄准镜就要拧动28格到29格进行调整。

    第四步,调整完后再打一枪。如果误差基本没了的话,就继续打几枪,查看弹着点的散步,如果不行就继续微调,横向调完再调纵向高低,一直到枪枪正中靶心。

    第五步,按照上面的计算逻辑,在30米,50米,80米乃至200米位置继续测试。

    整个过程十分繁琐,需要技巧、数学知识和耐心。

    赵新下午就没时间弄这个了。他这一上午先是拿着瞄准镜的说明书,按着英文说明告诉众人怎么安装;接着就跑来跑去的用尺子测量偏差,再进行计算。忙到中午的时候,基本上其他六人也都懂了。

    于是赵新索性让刘胜下午去替自己校枪,他还要和胜海舟他们开会。

    七武士神情紧张的坐在房车里,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搁,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进来,而房车里的装饰布置则让他们迷花了眼。

    大花猫趴在车前的驾驶台上,懒洋洋的晒太阳。

    胜海舟首先汇报了粮食的消耗情况。毕竟这个冬天无法耕作,大家只能先这么消耗着存粮,等开春再说。接着他汇报了物资的使用和损坏情况;然后是伐木、填土等各项工程的进度;最后则捎带手的讲了一下其他六人最近的武艺锻炼进展。

    等所有的事情都汇报完了,胜海舟终于说出了心里担忧的那件事。

    “主公,如果那个库尔喀齐人再来的话,我等该怎么做?”

    “不能随便换了,我们得定个规矩。”赵新沉吟道。

    “请主公示下。”

    “你们俩记住,五张貂皮换一件大衣,两张貂皮换一双鞋。至于锅么……三张貂皮就行。”

    平太为难的说道:“主公,那个雅里哈拿来的皮货里没有貂皮。”

    赵新一拍脑门,这会儿哪有貂皮啊,库尔喀齐人的貂皮都去宁古塔上贡给满人了。

    “那就水獭皮,狐狸皮也可以。五张水獭皮换一件大衣,两张水獭皮换一双鞋,锅就按十张。平太,你要记住,皮货的毛色以纯色的作为标准,杂色价值减半。”

    平太赶忙躬身答应。

    “看来得准备一批铁锅了。”赵新手指敲着桌子,心里琢磨着。

    “另外,有两件事,需要你们传达我的命令给营地里的人。第一就是,所有人要学会说汉话。”

    “学汉话?”七个人惊讶的望着赵新。胜海舟写汉字没问题,可要说汉话,这个可真不会。

    “对,这个由我来教。”赵新脑海中闪现出以后的营地里,每天早上一帮流民都在那儿背绕口令的场面。想想就令人激赏啊~~~

    “第二件事,明年开春海面冰化之前,我们渡过海峡北上。”

    “北上?”几人听了一愣。

    “对,现在只有北边有大片闲置的肥沃土地。要解救更多的人并养活他们,我们必须北上。”赵新斩钉截铁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