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 第一百九十五章 战鼓(2/3)

    赵新听了心中一惊,这事得赶快回去告诉吴思宇和赵亮。他嘱咐了刘胜几句,趁着没人注意,悄悄溜回了现代。租了一辆轿车,连夜开回了不冻港。到了深夜的时候,他已经出现在了北海镇。

    此时的北海镇里,陈青松已经在去富尔佳哈河的路上,他将从那里坐巡逻艇北上。吴思宇和赵亮已经把手下的两个营全调到了河西岸。

    赵新先去了广场南边的办公室,一看还亮着灯。走近一看,吴思宇和赵亮在里面正在争论着什么。他敲开门时,屋内的两人都吓了一跳。

    “你怎么回来了?打完了?”

    “打什么啊,刚把满清的劝降团给送走。我这次回来是告诉你们一个情况。”赵新一屁股坐在桌边,也不管是谁的,拿起杯子就喝。

    劝降团?还带这么玩的?

    “说说,说说。这古代的劝降是个什么套路?”

    “没什么套路,就是趁机来刺探消息的,被我给气跑了。这事一会儿再说,我先说重要的事儿。清军派了一百多人的斥候,分成十几个小队,往北海镇这边来了。”

    “就这事?”吴思宇不以为然。“咱们有那么多摄像头呢。”

    “小心无大错。这边女人老人孩子多,一旦出了事就不好办。别忘了,这一带都算是满清的龙兴之地,所以山林里的情况,人家比我们熟。”

    赵亮点头道:“放心吧。我马上安排,明天一早通知各家各户和所有部门,这段时间都不要离开镇子,不许上山进林子。”说完,他就出门找人去了。

    赵新这时好奇的问道:“你们俩刚才在吵什么呢?”

    吴思宇解释道:“方老师那边把TNT给做出来了,我的意思是先做一批手榴弹.....”

    “啥?TNT都鼓捣出来了?方老师厉害啊!明儿一早我过去看看。”

    第二天上午,河东岸的化学实验室里,戴着防毒面具,穿着一身防护服的赵新端详了半天烧杯里的白色片状晶体,抬头对方化问道:“方老师,这玩意怎么看着跟冰毒差不多啊?”

    方化一听,鼻子差点给气歪了,他白了赵新一眼,决定不跟这个化学白痴解释。

    其实两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三硝基甲苯是白色或黄色的针状晶体,而甲基苯丙胺是白色或无色的结晶体。问题是赵新不懂啊,他只是看过街道宣传栏里的禁毒宣传照片。

    不过赵新知道一点,现代军火工业是一个极为破坏环境的产业,水被TNT所污染后会呈粉红色,这些污染物被称为“粉红水”,清理程序十分困难和昂贵。同时TNT还是一种致癌物,不能直接接触。

    想到这里,赵新对方化说道:“方老师,TNT是致癌物啊,生产起来又污染环境。咱能不能做硝酸铵,既能当化肥,也能做工业炸药;咱们开山修路正好需要。”

    方化想了想也是,以北海镇目前的能力根本处理不了这类的工业废水,于是就同意了。

    炸药这玩意对于目前的北海镇而言,主要就是开山修路,其他地方还真用不上。这时代既没有碉堡需要去爆破,也没有坦克。如果真需要攻城或是攻陷要塞,几门D30就能解决,不行的话就再加上迫击炮。

    赵新回来的第二天,监测站那边真的就发现了清军斥候的踪迹。这些家伙并没有一上来就扎进北海镇布设下的陷阱,而是在外围停留了一天。他们一般是先借用绳索等工具爬上大树远远观察,等觉得没有危险后,这才继续前进。

    不过当这些人进入到离北海镇三公里的范围时,大部分人就回不去了。吴思宇专门调了三个连,在监控站的配合下,对这些清军斥候进行了围剿。恒吉和雅尔哈牵着瑟尔丹家的几条大狗,带着士兵们搜索。

    这些躲藏在大山和密林间的清军斥候,被北海镇撵的上天入地无门,慌不择路。最后只有少数逃出北海镇监控范围的斥候才侥幸逃生,然后一路赶回宁古塔去报告。

    看到这个结果,赵新则对于自己花费几千万Money布设的监控网络十分满意。

    按照之前的计划,邓飞那边要到七月份才能回来。吴思宇和赵亮为了防备清军从海上攻过来,在码头沿岸修建了大量的隐蔽堡垒和两个炮兵阵地。赵新则给他们留下了一部分新采购的PKM通用机枪。

    话说在赵新最近一批采购的军火里,包含了很大一部分PKM通用机枪。不为别的,便宜啊!全新的,单价三百五十刀,结实又耐操;其使用的×54R子弹和SKS还能通用。

    检查完北海镇的各处情况后,赵新抽空和沈家大小姐吃了顿饭,接着就匆匆赶回了双城堡。

    两天后,陈青松终于抵达富尔丹城,全面接手后勤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