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 第六百一十五章 巴城三大事(2/5)

    虽说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用于遮蔽蚊虫的纱帐,可真正好用又透气的都是丝织品,也叫丝罗帐;贫苦人家别说用了,见都没见过。再说了,穷人的身子哪就那么金贵呢,被蚊子臭虫咬两下那不是很平常?

    然而现在军管会的大老爷们说了,不行!睡觉必须用蚊帐,谁要敢偷偷藏起来不用,扫大街,告发的奖励5枚铜板......

    之所以会免费发蚊帐,还是考虑到本地大多数华人的收入水平。荷兰人统治时期,对所有来巴城的华人收取“入境准字费”钫(一钫是40枚荷兰铜币),另外还要按月收取人头税25~35钫不等。要知道渡海而来的华人大都是穷困潦倒,不得已才出海谋生。结果到了巴城一下船就得给枚西班牙银元,合八两七厘白银。

    虽然荷兰人一降再降,但付不起而去借贷的大有人在,由此也导致辛苦好几年,连欠债都还不清,更别说娶老婆了。另外在本地种植园工作的华工一年到头都见不到现银,只有在离开的时候,才能根据账簿记录提现银,所以手头也是没钱。

    当然了,对于那些有钱的富户,军管会这里也提供了不同颜色和款式的蚊帐,想要得掏钱买!

    除了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军管会还要建立巴城的公共医疗系统。本地的荷兰神父在战后都被强制驱逐,洪涛索性那座荷兰人大教堂改成了医院,一方面对儿童和重症患者进行隔离救治,一方面又对江阿生和几名本地坐堂医生进行了初步培训。

    如此一连串手段使下来,过了半年,整个巴城的卫生状况逐渐变好,水源污染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再加上大量特效药的使用,极大的降低了疟疾在巴城的致死率。到了去年下半年,爪哇其他地区的华人、爪哇人、英国人、西班牙人、甚至是荷兰人也有专程来巴城看病的。

    传染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降下来了,华工们因遭受疾病折磨而使用鸦片的情况也随之减少。除此之外,军管会严令各国商人不得向巴城贩卖鸦片,各种植园也不得向华工销售鸦片,违者一律没收船上货物或是种植园。对于那些成瘾者,洪涛则安排了一座宅院作为戒毒所,进行了强制戒毒。

    去年年底,当邓飞和洪涛坐船回北海镇的时候,巴城码头数万人云集,各家扶老携幼前来送行,那些被洪大夫亲手救治的人家甚至长跪不起,搞的北海镇众人也跟着感慨万分,涕泪长流。

    等到了王远方接任的这一年里,军管会除了继续向穷苦华工和本地爪哇人提供低价医疗,同时还将大批的清凉油、风油精和花露水投放到市场。因为清凉油的售价才3个荷兰铜币,导致巴城老百姓如今人手一盒清凉油,没事就抹几下;而有钱的人家无论男女都爱用价格更贵的风油精和花露水,每天把自己都弄的喷香喷香的。

    很多中药堂在拿到清凉油的实物后,都曾试图仿制,奈何本时代除了北海镇,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凡士林和石蜡,因此一直不能解决因油性物质挥发而导致的表面龟裂、塌缩现象。当然也有的药房自行添加了天然蜂蜡,不过这也导致了成本大幅攀升,无法和北海镇的低价产品抗衡。这也是之前槟榔屿的辜礼欢为什么想成为清凉油和风油精的代理商。

    总之,北海镇这两年通过取消VOC时代各类苛捐杂税来鼓励移民和生育,再加上各种各样的防疫手段,不光获得了本地华人的支持,在爪哇各地也赢得了不错的名声。当然,荷兰人除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