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 第六百一十五章 巴城三大事(4/5)

    邓飞走到挂着地图的幕墙前打量了会道:“地面部队至少要到三千人,不,五千人!海上力量则要有三支舰队,总数不能少于十二条机帆船炮舰,再配合一千人的陆战营。”

    王远方走到地图前开始比划上了自己的计划,解释道:“我觉得有三千就够,哪怕再少点,两千也行。你看啊......”

    两人热火朝天的讨论了半天,等想喝口水喘口气,这才注意到赵新一直坐在那里出神。

    王远方道:“想啥呢?我们俩说了这么多,多少给个意见呗?”

    赵新闻言“嗯”了一声,语调缓慢的道:“你们俩说了半天军事,而我觉得这都不是问题。打不动,那就加强防御,继续练兵,过个一年半载再打也不迟。咱们在胶东站住了脚,还担心没兵源吗?”

    邓飞道:“那你的意思是?”

    “钱法!货币!”赵新用手指敲着椅子扶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啥意思?钱?咱们的钱不够用吗?”邓、王二人一脸懵懂,他们在这方面是真不了解。

    “呃......我的意思是指货币金融体系。”赵新说罢,便在王远方的办公桌上找了张白纸,把自己的思路边画边说给两人听。

    要解释荷兰人在东南亚建立的货币金融体系,还得从中国铜钱在东南亚的流通说起。自北宋的钱法改革--尤其是王安石主政期间,中国的铜钱产量激增,同时北宋的市舶司改革也一度放宽了铜钱出口的禁令,于是大量的北宋铜钱从11世纪开始进入东南亚,成为了爪哇社会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到了宋元交替,爪哇在抵抗蒙古入侵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大帝国--满者伯夷。这个帝国顺应了爪哇经济“中国铜钱化”的趋势,将中国铜钱作为官方的货币,取代了原来属于印度传统的金银币。到了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爪哇的买卖交易都是使用中国历代铜钱。以至于葡萄牙人来采购香料时,爪哇人根本不要银元,就要那种圆圆的、周围有字、中间有个孔、能用绳子串起来的钱。郁闷的葡萄牙人只好将白银换成了中国铜钱,这才买到胡椒。

    之后到了明代中期,随着中国官方的铸钱量急剧萎缩,爪哇地区开始仿制中国钱,不过由于缺乏铜矿,爪哇铸造的钱币多夹杂铅、锡,而且杂质比例越来越高,最终变成了非常容易摔碎的铅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