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 61 章(1/2)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便过了大半年。

北京的冬天向来冷,今年尤盛。

大雪铺天盖地地覆盖住原来的面貌,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

姜玫坐在宾利副驾驶路过长安街道正好瞧见□□前的队伍排得老长。

人群里一个二个都穿着厚厚的棉袄,围巾裹住脖子、戴着帽子抵挡着寒冷的北风。

可这北风抵挡不住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热情,也挡不住坚守岗位的站岗军人。

“进去瞧过?”

沈行顺着姜玫的视线看过去,瞧着那长长的队伍随口一问。

沈行的声音拉回姜玫的思绪,闻言摇头,“没。”

她虽然来了北京这么些年,可那紫禁城却是一次也没去过的,一是没那时间,二是没那精力。

历史向来沉重,她这人过得轻浮,不太适合进这些严肃的地方。

总觉得她这人不太配。

沈行一听,诧异地瞥了眼旁边垂着眼皮兴致不大高的姜玫,打趣:“这觉悟不怎么高啊。”

“改明儿我有空了,带您进去瞧瞧?保管你会惊呼老祖宗的智慧。算起来我祖上还跟这儿有点渊源呢。”

姜玫点头,淡淡地嗯了一声。

她知道,沈行的祖上是正八旗子弟,这皇城根下长大的哪儿能没点关系。

说到底,也就她们这些拼命想要挤在这座城市的北漂族背后没那滔天的富贵和那暗潮涌动的权势。

车里,空调开得足,台正播放着实时新闻,主持人说话字正腔圆,说的都是些跟她不太相关的事。

姜玫听得犯困。

沈行倒是挺感兴趣,他自个儿开车都爱听广播,遇到有兴趣的事还跟她主动分享一两句。

偶尔兴致来了还会时不时地跟她指一下哪条道、哪条巷里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过,又讲了不少四九城里那里头的老故事。

姜玫越听头越沉,强撑的眼皮也止不住地阖上。

车子开到钓鱼台,倒进车库,沈行窝在车座转过头瞥了眼旁边的姜玫,这才发现她已经睡着了。

这两个月姜玫忙得不可开交,《锁玉》一出来播放量一直高居第一,姜玫手里拿到的剧本也如过江之鲫,可好的剧本挑下来也不过一两部。

她人气不停上升,终于有了选择剧本的权利,罗娴如今的重心都放在了她身上,俨然是打算将她打造成下一个影后。

姜玫最终挑了个仙侠剧,女主角是个成长型人物,几乎全程打戏。

她这两个月基本上天天都在跟专业老师学习一些基础动作,直到武术指导老师自个撑不下去了姜玫才休息两天。

沈行没着急叫她,慢悠悠地降下车窗,单手撑在车窗懒洋洋地掏出手机瞟了眼时间。

还早。

这大半年北京的局势差不多稳定,跟他僵持了半年的徐教授前两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突然松了口。

还让他有时间带姜玫回家过年。

这离过年可还有大半个月,他还没想好怎么跟姜玫说这事。

她也从不问。

回北京领证那天,她也只在签字前问一句:“沈行,你想清楚了吗?”

拿了证她就马不停蹄进了剧组继续拍戏,他有听周肆提过一两句她当初把挣的钱全给了公司就为了那一年时间可以自由安排。

估摸着是想着跟她父亲好好处处,只是事与愿违,她父亲也就给了她短短两个月的时间。

即便他俩领证了,关于姜治国的事她也没提过一个字,沈行也不清楚她是释怀了还是压根儿就没走出去。

前段时间许薇想要保释,负责人给他打了个电话正巧她听到了,她也不闹就那么看着他。

直到他说了句“让她在里面待着”姜玫才移开视线。

可那天晚上她格外热情,他做什么她都满足他,直到结束时她才抱着他小声讲:“沈行,谢谢你。”

沈行想到这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俩看着近了一大步,可无形中总有些事没有解决。

他去剧组探班她就放下工作陪他,她中途有无数次机会问他那些事。

他想,只要她问,他一定回。

可她依旧操持着沉默,连看到徐敏发过来的那些侮辱人的消息时她也能面不改色地将手机递给他。

眉眼掠过一丝歉意,跟他说:“抱歉,不小心看到了。”

不知道是哪天,他喝了点酒,借着酒意问:“怎么不提跟我回去见他们?”

姜玫愣了愣,笑着替他解开西装外套,不紧不慢地回:“我嫁的是你,又不是沈家。再说,你爸妈还没同意吧?”

得,真给她猜准了。

别说没同意,徐敏知道了差点跟他断绝母子关系,连他自个儿都差点没能进家门。

老爷子更是连面儿都不见。

哪知这回儿倒是这么轻易松口了。

沈行想到这松了口气,摸了把口袋掏出烟盒点了根烟。

烟雾缭绕之中沈行噙着笑,伸手推了两下姜玫的肩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