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远行之----明代传说(一百)(1/2)

《明史》对党籍中人,言之刺刺不休,与其他方面人物相比,记述不均,因之是非亦难得其平。

为补《明史》记述之不足,后人陆续有些补编之作。如刘廷燮的《建文逊国之际月表》。黄大华的《明宰辅考略》和《明七卿考略》,吴廷燮的《明督抚年表》,傅以礼的《残明宰辅年表》和《残明大统历》等,都收在《二十五史补编》中。

乾隆四十二年,清朝继改修《明史》本纪后,又以于敏中、钱汝为等为总裁,考证明史,但未刊行。光绪时,户部侍郎王颂蔚入值军机,得见考证明史之稿本、正本和进呈本,已多残缺不全。王颂蔚将其整理汇编,成《明史考证攟逸》四十二卷,民国五年(1916)收入《嘉业堂丛书》。现通行的《明史》版本是乾隆四年的武英殿原刊本,1974年中华书局又据以校勘、标点,铅印出版。

至於《明史》所不及见者,可参考《明实录》、夏燮《明通鉴》、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谈迁《国榷》、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张岱《石匮书》及《石匮书後集》、计六奇《明季北略》、《明季南略》、温睿临《南疆逸史》、徐鼒《小腆纪年》、《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查继佐《罪惟录》、刘湘客《行在阳秋》、蒋臣《桐变日录》、瞿昌文《粤行纪事》、全祖望《鲒埼亭集》等。又如焦竑的《国朝献徵录》,受到万斯同的高度评价:「搜采最广,自大臣以至郡邑吏,莫不有传。……可备国史之采择者,惟此而已。」乾隆年间,以于敏中、钱汝为等主编《明史考证》,多据《国朝献徵录》参校《明史》,但未刊行。光绪年间,王颂蔚得见《明史考证》残本,再整理成《明史考证攟逸》四十二卷。

明史目录

本纪

卷1本纪第1太祖一~卷3本纪第3太祖三

卷4本纪第4恭闵帝

卷5本纪第5成祖一~卷7本纪第7成祖三

卷8本纪第8仁宗

卷9本纪第9宣宗

卷10本纪第10英宗前纪

卷11本纪第11景帝

卷12本纪第12英宗后纪

卷13本纪第13宪宗一卷14本纪第14宪宗二

卷15本纪第15孝宗

卷16本纪第16武宗

卷17本纪第17世宗一卷18本纪第18世宗二

卷19本纪第19穆宗

卷20本纪第20神宗一

卷21本纪第21神宗二光宗

卷22本纪第22熹宗

卷23本纪第23庄烈帝一卷24本纪第24庄烈帝二

卷25志第1天文一~卷27志第3天文三

卷28志第4五行一~卷30志第6五行三

卷31志第7历一~卷39志第15历九

卷40志第16地理一~卷46志第22地理七

卷47志第23礼一~卷60志第36礼十四

卷61志第37乐一~卷63志第39乐三

卷64志第40仪卫

卷65志第41舆服一~卷68志第44舆服四

卷69志第45选举一~卷71志第47选举三

卷72志第48职官一~卷76志第52职官五

卷77志第53食货一~卷82志第58食货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