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2)

“回来了?”

常欣雅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而后,才看向了站在一旁的听琴:

“事情我都知道了,蓉儿就是这样,说话口无遮拦的,你今天做的很好,以后也别忘记像今日这样,时时提醒着三小姐。”

“是。”听琴闻言,连忙低头应是。

“还有,四少爷最近的身子还没好全,你注意些,这段时间就别再让三小姐去四少爷的院子了了。”

常姨娘微微点了点头,轻声向听琴吩咐着。

虽然常姨娘的语气很是轻柔,但听琴是由常姨娘一手调·教出来的,又怎么会听不出常姨娘此时语气中的认真与严肃?

连忙点头:

“奴婢知道了。”

“行了,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蓉儿现在也离不得你,回去罢。”

见听琴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常姨娘满意地点了点头。

说着,常姨娘便给站在一旁的飞鸾递了个眼色。

飞鸾见状,从放在一旁的一个妆匣中,拿出了一支做工精细的银簪,上前递到了听琴的面前:

“姨娘赏你的。”

“多谢常姨娘赏,奴婢告退。”听琴伸手将簪子接了过来,也不在常姨娘屋子里多留,转身便离开了。

听琴离开之后,飞鸾想着她刚刚回来的时候,屋内异常的气氛,缓步走到了常姨娘的身边,轻声询问:

“姨娘,可是有什么不对地方?”

“那个顾砚书,似乎变得有些难对付了。”常姨娘眯了眯眼睛,脸色有些难看。

刚刚在顾砚书院子里,看着他的种种表现的时候,常姨娘便有了这样的感觉,只是不敢肯定。

但现在听过了顾明蓉和听琴的形容之后,常姨娘便确定了。

这顾砚书的确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变得聪明了不少。

“姨娘便是为了这个感到忧心?”

飞鸾有些意外,毕竟以前常姨娘可从来没有将顾砚书放在眼里过。

倒不是飞鸾看不起顾砚书,只是这顾砚书从小在常欣雅膝下长大,早就已经被刻意养废了。

即使从顾明蓉的描述中的确可以听出来,顾砚书变得有些不一样了,但飞鸾觉得,那也不到能够让常欣雅担忧的地步。

“这倒不是,主要是今天他问了侯爷一个问题……”

常欣雅说着,便将今天顾砚书在顾弘济面前的那番表现说了一遍,说到后面,常欣雅的脸色就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看侯爷的样子,恐怕是想彻查。”

事情就如同顾砚书所想的那样,皇上并不会无缘无故去问一个无名小卒的八字,同样不会一时兴起去合一个男人和三皇子的八字,这一切,都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在承恩侯爵府的后院中,那个推波助澜的人,便是常欣雅,顾砚书的八字,也是常欣雅说出去的。

常姨娘除了顾明蓉这个亲生女儿之外,还有一个儿子,那便是侯府的二少爷,顾砚舟。

与侯府其他的少爷相比,常欣雅自然更希望能够由自己的儿子来继承承恩侯爵府的。

但偏偏天齐又异常注重嫡庶之别,只要承恩侯爵府还有嫡子,那就不可能让庶子承爵。

为了给自己的儿子铺路,常姨娘自然是要搬走这侯府内的一切障碍,而顾砚书,便是这障碍之一。

当时常欣雅依仗着自己把持着侯府的后院,做事并没有多加遮掩,所以这件事根本经不起细查。

现在一想到顾弘济最后那怒火滔天的模样,让常欣雅如何能不忧心?

第7章

飞鸾是常欣雅最为信任的大丫鬟,知道常欣雅的许多秘密,甚至有些常欣雅不方便出面或者是腾不出手的时候,都是飞鸾去替她办的事。

对于这次赐婚的内情,飞鸾自然也清楚,甚至还参与其中,自然也就明白了常欣雅这是在忧心什么。

飞鸾思索了片刻,最后低声询问常欣雅:

“不若奴婢现在就去扫尾?”

“恐怕不行。”常欣雅想也没想,便直接摇了摇头。

常欣雅在离开顾砚书的院子的时候,便已经想过了扫尾这件事。

但是仔细思索一番之后,常欣雅便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妥当的办法。

常欣雅虽然曾经也是大家小姐,但实际上其娘家常家早就已经落魄,现在比起寻常的百姓家庭也好不了多少。

若不是这样,当初常欣雅也不至于嫁进已经在走下坡路的承恩侯爵为妾。

当初常欣雅进承恩侯爵府门的时候,身边除了一个老妈子外,也就只有一个陪嫁丫鬟了,这个陪嫁丫鬟,就是飞鸾,而那个老妈子,早就已经没了。

也就是说,现在常欣雅手底下的心腹,除了飞鸾之外,大多是在嫁进承恩侯爵府后,甚至是在掌握住承恩侯爵府后院的中馈后,才培养起来的。

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承恩侯爵府的家生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