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1/2)

顾砚礼却直接挥了挥手,根本不吃这套:

“你给我少来文绉绉这套!不爱听!”

虽然顾砚礼话说的不客气,但顾砚书却能听出,顾砚礼同温清霄的关系,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更亲近一些。

温清霄果然也并不在意顾砚礼这称得上是恶劣的态度,脸上的表情反而还柔和的不少,淡笑着回了顾砚礼一句。

因为有顾砚礼在的缘故,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顾砚书同温清霄之间便没了见面时那股生疏之感,彼此之间也少了不少客套。

不过与温清霄交谈片刻,顾砚书便发现,温清霄的学识,远比他想象中更加渊博。

若真要让顾砚书来评价,那便是不负盛名。

即使顾砚书与温清霄相比,是站在了历史之前,还多了不少年的阅历。

但在学识之上,顾砚书依旧感觉自愧不如。

互相交谈了些许后,两人终于进入了正题。

来之前,顾砚书便已经做了十足的准备。

说起日报之事时,顾砚书直接将准备好的计划书与模板拿了出来,同温清霄细细地说明着。

温清霄看着手中详尽的计划书,将其细细阅读一番后,却久久没有开口。

这样的反应,很难让顾砚书不多想:

“可是有何不妥?”

温清霄将计划书放下,沉吟片刻后,给予了顾砚书肯定的回答:

“的确有些不妥。”

第63章

放下手中的计划书,温清霄没有说是什么地方不妥,反而突然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听闻顾四少爷前些日子刚与厉王殿下完婚?”

虽然温清霄平日里闭门不出,但对于外界发生的事,也并非全然不知。

更别提他与顾砚礼本就是好友,前些日子顾砚礼还曾经因为皇上赐婚的事在温清霄面前抱怨过。

“嗯。”顾砚书微微点头。

温清霄垂眸,缓缓做出了一个猜测:

“看来顾四少爷同厉王殿下的感情应当是不错了?”

虽然只是猜测,但从温清霄的语气却不难听出他的笃定。

说到了秦戮,顾砚书的唇角不由向上弯了弯,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柔和了不少:

“的确不错。”

“这便是了。”

温清霄的手指动了动,敲了敲放在桌面上的计划书:

“厉王殿下的名声不佳,然京中口舌大多掌控在大皇子之手,厉王妃此举,应当是想要控制京中口舌,扭转百姓对厉王殿下的看法吧?”

这个时候,温清霄对于顾砚书的称呼,也悄悄有了变化。

“温六公子果然敏锐。”被温清霄给看穿了原本的目的,顾砚书也没有隐瞒,不由夸赞了一句。

难怪温清霄年幼之时便能以过人的才学闻名京都。

就这份敏锐,若是当初没有发生那场意外,恐怕现在的温清霄,早已位极人臣了吧?

温清霄神情未变,没有接顾砚书的夸奖,反而将顾砚书的这份计划书给夸赞了一遍:

“厉王妃此举极为精妙,按照厉王妃这份计划,温某断定,不出半年的时间,厉王府不仅能够掌控京中口舌,甚至能在文人学子间拥有极高的名望。”

对于日报这个概念,前两日顾砚礼只不过与他粗略说了一番,温清霄便能窥探到其中蕴含的大学问。

若非如此,温清霄也不会答应同顾砚书见上一面。

今日见到这份详细的计划书,温清霄则是再次被震撼了一番。

饶是他久负盛名,饶是世人皆说他聪明绝顶,但在看到这份日报的时候,温清霄也有些自愧不如。

这样绝妙的想法,这样崇高的立意,是他现在远远不能达到的高度。

所以在说出这番夸赞时,温清霄语气中没有丝毫客套,满满皆是真诚。

“温六公子谬赞。”

顾砚书对于温清霄的这句夸奖,却有些不敢接。

毕竟日报这个概念,他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拥有着比温清霄多上千年的历史经验,才能够想出来的法子。

况且顾砚书有预感,恐怕下一句,温清霄便会说这日报的不妥之处了。

果然,顾砚书话音刚落,温清霄便开口了:

“虽然这日报的设想极为精妙,但厉王妃有没有想过,等到掌控住京中口舌、获得文人学子门的推崇之后,圣上会如何作想?厉王府又该如何自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